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19-12-4 17:18 |
---|
簽到天數: 8 天 [LV.3]偶爾看看II
管理員
  
- 積分
- 89982324
|
樓主
發表于 2019-7-15 18:34:43
灞橋區位于西安市東部,因境內遺存始建于隋朝的古灞橋而得名。東與臨潼區、藍田縣接壤,西與雁塔區、新城區、未央區相連,南與長安區為鄰,北與渭河為界,與高陵縣隔水相望。區域地貌多樣,山、川、坡、塬、灘俱有,浐河、灞河、渭河川流交匯,生態優良,得天獨厚,路網布局合理,交通快捷便利,鯨魚溝、黃巢堡等自然風景優美,半坡遺址、漢文帝霸陵等歷史文化遺產馳名中外。全區轄街道辦事處9個、居民委員會31個、村民委員會228個。全區總面積325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1400公頃?側丝55.2萬人,農業人口27.33萬人,約占總人口的54.6%,男女性別比101:100。人口出生率為7‰,死亡率為4‰,自然增長率為2.98‰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06人。
2008年,灞橋區積極應對冰雪、地震、金融危機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,經濟社會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。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.16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3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.13億元,增長42.9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38.56億元,增長26.5%;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.01億元,增長52.3%,實現了兩年翻一番的目標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1.83億元,增長24.6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195元,增長20.3%;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44元,增長20.2%。
◆農業 2008年,灞橋區全面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,特色農業優勢顯現。水安路林果觀光帶發展迅速,新增果蔬面積666.67公頃,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園4個,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4.27億元。新增果蔬面積400公頃,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園2個,11月,灞橋櫻桃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,獲“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”。
◆工業 2008年,灞橋區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62億元,比上年增長34%。實施大型工業項目5個,投入資金9800萬元,完成技改項目21個,開發新產品23個。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經濟,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,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個,產值過億元的民營企業達到6個。
◆第三產業 2008年,灞橋區第三產業全面發展,F代服務業快速推進,房地產業平穩增長,全年新開工房地產面積100萬平方米,竣工面積73萬平方米。商貿物流業較快發展,貝斯特物流中心一期試運營,新建改造綜合市場5個。積極開發旅游新產品,成功舉辦了櫻桃旅游節、金秋采摘節,旅游總收入突破4000萬元,櫻桃旅游節榮獲“陜西省十大魅力節慶”稱號。
◆招商引資 2008年,灞橋區堅持內外資并進,主動策劃、包裝了一批招商項目,在第十二屆東西部經貿洽談會上,共簽訂8個項目,總投資75億元。先后引進龍湖花園、綠源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一批重大項目,有力增強發展后勁。積極實施總部經濟戰略,引進新興地產等4個總部經濟體,直接增加財政收入5900萬元。全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2898萬美元,實際利用內資31.39億元。
◆城鄉建設 2008年,灞橋區緊緊抓住西安城市總體規劃第四輪修編的機遇,使城市建設用地規劃面積由原來的32平方公里擴大到139平方公里。完成全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分區規劃編制工作,完成北部地區、能源化工基地等重點區域和重要節點的詳細規劃和景觀設計。在完成全區新農村建設布點規劃的同時,2007年度的22個重點村順利通過驗收。新筑鎮被列為國家“第二批小城鎮改革發展試點鎮”。城中村改造穩妥推進,啟動草北村、新寺村等8個城中村的改造,全年完成投資3.13億元,新建新村面積15.81萬平方米。
◆基礎設施建設 2008年,灞橋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,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50公里、交通道路114公里。50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。其中東三環輔道、紡渭路城市段、華清東路等道路建成通車,西臨城市快速干道灞橋段、灞科路、東月路等新建道路正在加緊建設,完成霸陵路、灞耿路等交通道路改造。張牛路、水狄路等出村路建成啟用,實現了全區229個行政村“村村通油(水泥)路”。結合提升年活動的開展,完成拆墻透綠2800延米,新寺路、紡一路綜合改造全面完工,堡子村轉盤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已經啟動,標志性雕塑落成。
◆生態建設 2008年,灞橋區不斷加強生態建設,全年共投入資金8000萬元,至年底建成生態項目3個。其中灞橋濱河生態公園完成景觀設計,3號橡膠壩、公園西路開工建設!叭曛簿G大行動”取得新進展,大綠工程、三北防護林工程新造林400公頃,栽植大樹5000棵,新建小型綠化廣場6個,新增城市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。11月,“三北”保護林建設出貢獻單位。
◆園區建設 2008年,灞橋區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得到陜西省、西安市高度關注,規劃面積由原來的5平方公里擴大到32.39平方公里,享受與浐灞生態區同等的優惠政策,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10億元借款合同。唐華集團及其所屬企業政策性破產工作已經結束,集團所屬部分職工得到妥善安置,紡織企業外遷承接工業園完成選址。灞橋科技工業園區完成投資5.8億元,新開工項目8個,總部經濟大樓1號樓已經建成;能源化工基地全面展開,完成投資2.4億元。北部地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,全年完成投資2.38萬元,東風東路港務區段、草南二路竣工通車,浐河開發區二次創業穩步推進,引進北光機電、交大科技等5個企業,引進資金2.55億元。
◆新農村建設 2008年,灞橋區圍繞新農村建設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。全年投入資金500萬元,硬化村內道路54萬平方米,修建排水渠20萬米,安裝路燈1770盞,建成15個文體活動廣場,新建擴建12個村級活動中心。建成19處供水工程,解決了2.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。新農村重點村自來水、電話、電視入戶率均達到100%。
◆民生八大工程 2008年,灞橋區投入資金8400余萬元,完成民生八大工程項目13個,積極實施“改善民生十件實事”。投資150萬元建成的外來務工人員人力資源市場建成啟用;完成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設置并投入運行;教育“‘五個百’工程”發放資金220萬元,對家庭貧困學生、優秀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;發放危房改造款500萬元,為514戶農村特困戶和地震受災戶新建、修繕了房屋;開發公益性崗位3100個,新增就業1.3萬人,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71人、“4050”人員再就業1527人,為116人發放小額貸款,城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5%以內。
◆社會保障 2008年,灞橋區全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730人,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873人,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完成登記9.6萬人,新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達到94.7%。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、救助金4000余萬元,為3266戶農村特困戶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,為6688戶城市特困戶辦理城市低保,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25.6%。
◆平安灞橋建設 2008年,灞橋區平安建設取得顯著成績,群眾治安滿意率大幅提升!按笈挪榇蠡、大接訪大下訪”活動,組建了9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心和259個工作站,群眾訴求渠道進一步暢通,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糾紛。強化安全生產管理,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。
◆社會事業 2008年,灞橋區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。全年實施科技計劃項目35個,爭取國家、省、市計劃項目14個。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,順利通過省級教育強區、“普實”(中小學普及試驗教學區)復查驗收,為8.1萬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減免了學雜費、課本費,完成1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邊遠地區中小學危房改造。建成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心,為山區群眾安裝廣播電視“村村通”設備1872套!靶罗r村示范村甲級衛生室”創建活動扎實推進,手足口病得到有效防控。順利通過“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”驗收。2月,灞橋區通過第四次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驗收。
◆紡織城地區綜合改造 2008年,灞橋區紡織城綜合發展受到陜西省、西安市高度關注,灞橋區政府成立并組建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灞橋管理辦,完成《紡織城分區規劃》《紡織城綜合發展實施方案》的編制。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啟動,加快紡織城與主城區的對接融合,先后啟動紡渭路城市段、西臨快速干道、灞科路、半引路客運站西路等道路的新建改擴建;策劃包裝了紡織城核心區綜合改造項目、灞河中游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,紡織城核心區綜合改造項目10億元貸款資金基本落實,紡織企業外遷承接工業園手續正在加緊辦理。年內紡織城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溫馨提示:
論壇里發表的文章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|